潘德孚:血液检验后面的陷阱——白血病!
潘德孚:血液检验后面的陷阱
一个只有2岁9个月的孩子,湖南人,叫朱浩文,发烧送医院,血液检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基本无异常,只有血小板稍低。医生的治疗就是给孩子输液加消炎退烧药,其中放的是什么药我不知 道,但总应该是医生认为是治病的药,至于它们会不会治好病我们要看结果。
医生治病,既然要看血检单,用了药之后,是好是坏当然还是看血检单了。朱浩文的父亲,对这样的抽血化验产 生了怀疑,于是,他把验血单记了下来做对比,我把这单子记录如下:
朱浩文2015年6月24日和6月29日在县二医检查血常规,其结果是:
白细胞参考值血红蛋白参考值血小板参考值变化原因
8.1104——1295120——160105100——300未输液
3.8507963输液4天
孩子的血常规,本来是基本正常的。4天输液,使孩子的血常规受到破坏,各项指标,都不正常了。他父亲就开始不相信这医院的治疗了,就带孩子到省儿童医院。6月29日的检查,与7月1日 的检查如下:
白细胞参考值血红蛋白参考值血小板参考值变化原因
4.584—1282110—16073110—160未输液
3.7611854输液2天
省儿童医院的治疗,并没有比县二医好,白细胞、血小板还是下降。他父亲只好带孩子回家休息2天后,再到某市一医检查。发生的结果人们很意外:
白细胞参考值血红蛋白参考值血小板参考值变化原因
4.33.5—9.594120—16052100—300休息2天
在家休息2天,竟然是白细胞自动恢复正常了;血红蛋白接近正常;血小板保持不动。这里说明,医院的验血和挂液治疗,不仅毫无效果,而且还有害处,即各项指标都在降低。人们当然要问 :医院和医生对病人实施验血和输液,到底是干什么用的?我们不讲动机,只看结果,就知道它的目的了。说穿了,治疗的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得白血病。我们不应该责备医生,也不应该追究医院,而应该认真运用我们的中国式的哲学智慧,追究西方医学和医疗的来路和目的。
7月6日,他再带孩子去去全国有名的某大学某医院检验,白细胞仍保持正常,但在该院输了2天液,7月28日在另市中心医院检查,却发现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大幅度下降,而血小板上升到正常。
白细胞参考值血红蛋白参考值血小板参考值变化原因
4.411—1279110—12050100—350输液2天
2.83.5—9.537130—175167125—350温州检查
表格中白细胞4.4,而参考值11—12,可能是印刷出错。因为其他医院都没有这样的参考值。
这样的血液检查,孩子做了7次,三个医院的3次治疗,每次数都是将孩子的血常规指标治得降低,因为,血指标低了就会被认为得白血病,难道这就是治疗的目的?我可以肯定,医生与医院都不会这么想的。他们做这工作只是在混饭吃。医疗的目的不是他们能掌握的。也就是说,他们只是把药卖出去这道程序中的工具。
挂液退热消炎治疗后,热不退,于是再做血检,白细胞降低很快,医生说白血病可疑,要做骨穿。做了骨穿后,确诊为白血病。医生认为必须化疗。孩子的父亲却认为,化疗就必死无疑。如让孩子在忍受化疗的痛苦死去,不如在自己的怀抱里生病或安然地死亡。这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是:血液检查的后面,实际安着一个白血病的陷阱。
所以,认真对待医疗,如何正确选择,道理在于细心,我希望天下做父母的都要向朱浩文的父亲学习,不要一听医生的恐吓,就惊慌失措,把生命与健康的主导权都交给这个你毫不熟识、毫无相关的、毫无责任感的,而且用语言恐吓你的人。我曾经为此写下了:“用语言恐吓病人的医生,是最坏的医生。”“医疗,虽然能救人性命,但也能谋财害命。所以,有时候,医疗选择是一种生死选择。”当我们面临医疗选择的时候,大家一定要记住,宁可选糊里糊涂地活,千万不要选明明白白地死呀!
一百年前,我国有位高级文化头头,他说,中医能治好病,但使人活得糊里糊涂;西医虽然不能治好病,却使人死得明明白白。因此,科学被迎来当做当做真理树立起来后,西方对内科病完全外行的医疗,也戴上科学的帽子跟着进来了。
中国的当权者黑白未分,就把医疗管理的执掌权交给了它,称为卫生部。哪知道这卫生部的领导人马,几乎全是清一色的“中医杀手”。于是 ,他们就大刀阔斧地狠砍中医了。因此,中国人就没有办法糊里糊涂地活,而只能明明白白地死了。
从朱浩文的验血单中看出了什么:验血是个危险的骗局
到医院治病,有一道检验工序叫验血,通过验血,可以分析出病人生的是什么病。可是,世界上的哲学家大概一听医疗两个字,思维就混乱了。否则,这种粗制滥造瞎扯蛋的检查方法是怎么通过科学鉴定的?但是,我们看朱浩文的验血单,不仅变化快,在家玩两天,血液的指标就变正常了,这个变化说明用血指标来确定生什么病,来决定治疗,就毫无意义。因为,医生看着血中某项指标数值降低,是按当时的数值决定给孩子做骨穿,抽骨髓。孩子就得住进医院并进行一系列检查,就是不会再检查血常规。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检查,这假戏就马上会被揭穿,病人就不会再上血液科住院了。
医生看着验血单上的血常规数字,只要低于指标数的,都会要你抽骨髓。这是白血病可疑,需要做确诊的信号。但是,没有几个人能逃脱“被白血病”。因为,既然医生基本确认你得白血病 了,他就会有方法使你接受白血病的帽子,然后你就是一个白血病人了。朱浩文的回家歇两天再检查,可谓贡献巨大,我们应该告诉全国的妈妈:你的孩子如果发烧经过用了药的,验血说他指标降低疑似白血病要抽骨髓检查的,千万要回家歇两天再做一次,这样就能减少白血病的发生率,让更多的宝宝过平安的日子。
以做骨穿来证明是不是得白血病的做法和理论更不能相信。其一是幼稚白细胞这个概念,即尚未成熟的白细胞,相当于未成年人。一个国家能把所有的未成年人当敌人吗?简直是瞎扯!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里有一个漏洞是:它规定幼稚白细胞达25%以上才能确诊为白血病。这说明25%以下是正常存在的。骨髓是人制造血液的工厂。在这个工厂里,存在半成品是极其正常的。因为,从半成品变成成品,需要的是一个时间过程。
半成品就是幼稚白细胞。现在又把这种细胞,用人为的数量给它定界限:25%以下是好细胞,26%起它们就是癌细胞了。这简直不是话!如果说在一个国家里,孩子占25%以下,就都是好孩子; 如果他们超过了这个数,就统统都成了坏人,这种逻辑,我们怎么能相信呢?只有弱智者才会用这样的比例来区分好细胞与坏细胞。这种方法,我们怎么会相信呢?然而,我们不仅相信了, 还真的根据这个比例来区分是不是生白血病,然后,把划定为白血病的人送上化疗的不归之程,把自己则搞得倾家荡产。
我们已经知道白血病死亡是化疗造成的,怎么能相信这个最新的移植技术(骨髓移植或干细胞移植)呢?实在不可思议!因为,移植者在此前必须用化疗扫除体内的排异能力;即使移植成功 了,还必须不停地服用排异的药物。而且,这排异的能力又是人的生命的最大的自卫功能。本来,患者不用化疗,有可能比现在好得多,因化疗使他衰弱了,才会把他觉得非移植不行了。而医生从来不会把移植之前要先用化疗,扫光自卫功能告诉他,也不会把永远要吃排异药告诉他。就像一个套索,等套上脖子拉不出来之后才告诉他。这才是白血病人死亡的真正原因。
刘仁和的微博发表了一篇关于白血病小女孩罗思琦的报道,激起了社会上很多人的关注、争论与对骂。我是治疗这女孩的中医,因此,也被骂为老骗子了。有人开始说刘仁和是个医托,为了洗刷自己不是医托,刘仁和在我的诊所里天天蹲着,把我的患者一个个点名似地报道出去,意思是我不需要他做医托,因为我单只治疗癌症和白血病,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。其他病种一律回绝还是忙不过来。我根本不需要别人来给我介绍生意。另一个意思是,他是向读者们证明,中医确实能治疗任何癌症,根本不需要分科。一个老中医,能治脑癌,也能治肺癌;能治肝癌,也能治胰腺癌;分科是外科病的需要,而不能用于内科病。中医认为,病人无论什么病,都是整体生病,都应进行整体调整,而不能分科治疗。
他的努力实际白废。因为,他的争论对象有可能是被组织起来做枪手的。跟队的则是一些年轻的、没治过什么病的,而且是利益集团中的受益者。既然他们得到利益了,何况他们要靠这点利益维持生计,养活家庭,你有什么本事来说服他?贪欲者对利益是不讲良心的,这才使得美国制药公司能大显身手,用高额的回扣卖化疗。其实回扣仍然来自病人的。一瓶靶向药医院里卖 25000元,病人自己到印度公司只要1000元。这里说明药的利润是无法监督的。正是这些利润使西方制药公司收买了现代医疗,构成一个强大的利益团伙,使它变成了妖魔。于是,病人就成了牺牲品。
THE END —
小编温馨提示:由于现在微信改版,请您看完本文章,点击好看!可以使本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!而且您无意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举手之劳,功德无量!
为人父母者,不知医为不慈!为人子女者,不知医为不孝!
找不到好中医?不如自己学中医!
本号菜单中, 有倪海厦视频系列. 欢迎大家学习.
学习古中医, 伤寒论经方传承
小编是一名中医粉,苦于无人交流,所以建了中医群,已汇集了1000多位中医爱好者,欢迎爱好中医的朋友进群交流。
1群、2群已经满500人,还可以进3群
可以加群主微信:slyjbjly,群主拉你进群。验证时请注明中医粉。
往期精彩内容:
4岁女童输液死亡!流感下的宝妈悲痛欲绝:孩子,是我亲手害了你!
李可老中医治疗癌症思路,振聋发聩
院士说:外科医生挖肉,内科医生下毒,放疗科医生烤电...最后病人死了,癌细胞还活着!
化学家李宁先:我堂堂一个教授,被人家治得死去活来,只好61岁自学中医
146个民间偏方,包含儿科、妇科、男科、内科、外科,超实用!儿科
中医无绝症,如果能用中药治好感冒,那么治好癌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
艾灸后会出现哪些反应?32种艾灸反应和应对方案,太全了,赶紧收藏!
人民日报:中医西化严重,后继不是乏人,是后继无人!因为没有传人都失传了,太可惜了!?
100个 古代 经典名方 第一批发布,跨越6个朝代 ‖ 一定要收藏!